一個孩子、五個餅、兩條魚,如何餵飽上萬人?這個兩千年前的神蹟,不只是神蹟,更是影響至今的門徒訓練。這週主日,新生命團隊重新詮釋五餅二魚經典神蹟,以《馬太福音》十四章13至21節,從耶穌面對國度計劃的角度,引導我們思考——在缺乏與混亂中,門徒如何回應神的訓練?而今天的我們,又是否願意從「消費者」轉變為「供應者」?因為教會的存在,不是為了滿足自己,而是成為能供應世代需要的、具有使徒性與門徒精神的群體。
耶穌的退與眾人的進:兩種聲音的屬靈張力
「耶穌聽見了,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去;眾人聽見,就從各城裡步行跟隨他。」這是兩種聲音的張力——耶穌退,是為了在約翰被殺後,尋求天父的心意、預備承接國度的使命;
而群眾進,人群的渴望,他們正在尋找盼望、尋求答案,人心渴慕尋找盼望與真理。
耶穌憐憫他們,如同羊沒有牧人——因為沒有「神」、沒有「神的道」、沒有「神的國」,就只能在世界中漂泊。於是祂選擇選擇回應群眾,開始醫治並教導,更教導國度真理,回應世代最深的需要。
「你們給他們吃吧」:信心與呼召的考驗
當門徒看見天色已晚、場面混亂,建議解散聚會時,耶穌卻說:「不用他們去,你們給他們吃吧。」這句話,挑戰的不是食物的數量,而是門徒的信心與眼光。
新生命團隊提醒:「耶穌知道怎麼行,他在考驗門徒怎麼面對這麼龐大的需要。」耶穌要訓練門徒「與主同心」、「絕處逢生的信心」,目的是讓門徒有能力「持續的供應眾人需要」。
「這一群不斷來找耶穌的眾人,他們渴望神蹟,卻不相信神蹟會藉著自己發生。」面對挑戰,門徒只找到一個孩子願意給出五餅二魚。
孩子的單純成為關鍵,應驗「你們若不回轉像小孩子,就不能進神的國。」一個願意全然交託的人,正是神蹟的起點。
「拿來給我」:主權轉移,啟動神蹟的關鍵
「拿過來給我。」這句話開啟神蹟。「這個動作意味著主權的轉換。」主權轉移帶來本質改變:「五餅二魚,在孩子手中是食物。在門徒手中,就成了資源,但是在耶穌手中呢?成就出神蹟。」
「因此關鍵不在於我們有多少、給多少,而是究竟這一切在誰的手中。」耶穌擘餅,啟動倍增。「擘開不是除法,擘開在神的手中是啟動從少變多的關鍵。」
門徒成為神蹟管道,扮演雙重角色:既是「taker」,也是「giver」。「供應的神蹟就在得和給之間發生。如果門徒不繼續往下傳遞,供應的神蹟就沒有了。」
結果——眾人吃飽,還剩十二籃零碎。「神的供應永遠是more than enough。」十二籃不只是剩餘,更是加持的使命,繼續供應更多人。
成為這世代的供應者
在這個充滿缺乏的世代,不論是外在的貧窮,還是內心的空虛、信任的缺失,能帶來福音,就擁有耶穌超自然供應的影響力。
耶穌說:「你們給他們吃。」祂沒有選擇親自成為「超級英雄」,而是呼召我們——每一位教會的弟兄姊妹,一起參與祂的神蹟。
牧者鼓勵教會:「讓我們成為滿足需要的人、醫治傷口的人、帶下福音的人。」因為教會有耶穌、有呼召、有盼望、有門徒,就有能力成為神蹟的出口。
五餅二魚的神蹟,今天仍然發生。不是因為我們擁有得多,而是因為教會有耶穌——祂是生命的糧,是豐盛的源頭。
當我們把手中那一點點獻上,神就能行那看似不可能的事。因為在祂手中,「少」不是限制,而是神蹟的起點。
「主啊,那是我!」這句話,應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回應。當我們從消費者轉變為供應者,福音的大能,就要藉著我們翻轉世代。
你,願意成為那個器皿嗎?
新生命團隊/台北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