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在會堂裡,手裡的石頭是哪裡來?」新生命團隊繼續以約翰福音第八章記載「行淫婦人」的故事,帶領大家從不同角度認識福音的大能,並邀請所有人經歷罪得赦免的恩典。
三種需要被赦罪的人
陷於情慾中的婦人
她是現行犯,按律法應被石頭打死。游國良牧師分享,這名婦人陷在情慾中,愛上不該愛的人。不僅需要從罪中得赦免,也需要從羞辱與定罪中被醫治。
其實我們也常像她,在情慾與軟弱中掙扎,說了傷人的話、做了破壞關係的事,卻不自覺。但耶穌不是來定罪,而是要拯救我們。
用律法審判他人的人:文士和法利賽人
翁銓汎弟兄提醒,這些宗教領袖並不是真正在意律法的公義,而是想藉婦人之罪陷害耶穌。
他反思:「這樣的文士法利賽人很面熟,似曾相識,想一想原來就是我自己。」我們可能做對的事情,說對的話,看起來都超級討喜、毫無破綻,但心中驕傲,甚至欺騙自己。人可以被蒙蔽,但神看得清楚。
輕易審判的吃瓜群眾
石頭哪裡來?「他們本來在聽耶穌的教訓,忽然押來了一個行淫的婦人。就好像我們本來都在看GOOD TV、很屬靈,忽然有人把電視頻道生硬地切到了劉寶傑的關鍵時刻;上一秒我們都還在哈利路亞,覺得自己要反省。下一秒覺得劉寶傑的話真有道理。」
面對別人的罪,我們總是舉石頭最快;面對自己的罪,卻總是遲鈍。
福音的大能,從耶穌的三個行動彰顯
一、使人知罪
耶穌彎腰在地上畫字,然後說:「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,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。」
彬慈牧師分享,這不是爭辯,而是讓人停下來思考自己心中的罪。知罪,是進入悔改的第一步。
二、赦免與釋放
耶穌對婦人說:「沒有人定你的罪嗎?……我也不定你的罪。」
她原本面對的是死亡,但耶穌沒有定她的罪,反倒讓她得釋放。彬慈牧師說:「耶穌親自為你我擔當罪的刑罰,使我們因信得赦免,成為神的兒女,進入神的國度。」
三、 賜能力勝過罪
耶穌最後說,「去吧,不要再犯罪」,告訴婦人去過新的生活,從今往後過一個新的人生。
彬慈牧師提醒:「真正經歷過赦免的人,不會想再犯罪。」我們因復活的主有了勝過罪惡的能力。
從律法到恩典的個人見證
「我是一個很律法的人,對自己、對他人的要求都很高。」彬慈牧師曾經是個對自己與他人要求極高的律法型人格。
直到一次敬拜中,她被詩篇130篇提醒:「神若究察罪孽,主啊,誰能站得住呢?但在你有赦免之恩,要叫人敬畏你。」
那一刻,她經歷了神赦免的愛。「神幫助我慢慢地從律法當中能夠得釋放,原來這就是上帝赦免的愛。」
放下石頭,領受恩典
這段故事不只是過去的歷史,也是今天我們生命的寫照;我們既是那位被罪抓住的婦人,也是舉起石頭的審判者。
但耶穌今天仍在問我們:「沒有人定你的罪嗎?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吧,從此不要再犯罪。」
祂不是來羞辱我們,而是要救贖我們。祂呼喚我們走出控告、脫離律法、進入恩典。
因此,今天你可以做這三件事:
1.知罪:承認自己是罪人,需要耶穌的救贖。
2.放下石頭:停止用自己的標準審判他人,讓神來掌權。
3.領受恩典:來到耶穌面前,經歷祂赦罪的愛與生命的更新。
你願意放下手中的石頭,來到耶穌面前,領受這份赦罪的恩典嗎?
願我們一同親身經歷福音的大能,那真實釋放與改變的力量。